赵天明在柴大官人的帮助下,众人经过一番明查暗访,发现王志强背后的靠山竟然是蔡京和高俅这两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得知这一惊人真相后,众人深知此事的棘手与危险,但他们并未退缩。
武松决定继续跟踪王志强,寻找他与蔡京、高俅勾结的直接证据。他日夜潜伏在王志强的住所附近,观察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员。
时迁则发挥自己的专长,再次潜入王志强的府邸。这一次,他更加小心谨慎,避开了新增的守卫和各种机关陷阱。经过一番仔细搜寻,他在王志强的密室中发现了一些与蔡京、高俅往来的信件,但这些信件内容隐晦,还不足以作为确凿的证据。
石秀则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分析之前收集到的线索和时迁找到的信件,推测出了王志强与蔡京、高俅之间可能的利益输送方式和时间节点。
杨雄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关系,试图从一些官员的口中探听到关于王志强、蔡京和高俅勾结的内幕消息。他不惜花费重金,收买了一些知晓内情但又惧怕蔡京和高俅权势的小官员。这些小官员提供了一些关键的线索,让他们的调查有了新的方向。
卢俊义凭借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开始暗中收集与王志强产业相关的账目资料,并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获取了蔡京和高俅府中的部分财务记录。
宋江则负责统筹协调众人的行动,同时思考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和证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份能够扳倒蔡京和高俅的有力证据。
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还需要整理成一份条理清晰、令人信服的文书。
于是,众人请来了才思敏捷的萧让。萧让在仔细研究了所有证据后,开始奋笔疾书。他以严谨的逻辑和犀利的言辞,将王志强侵吞赵天明产业、与蔡京和高俅勾结的罪行一一揭露,并详细阐述了他们的犯罪手段和造成的危害。
在撰写文书的过程中,萧让字斟句酌,确保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当文书完成后,众人又进行了多次商讨和修改,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他们也清楚,仅仅有这份文书还不够。蔡京和高俅在朝中势力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贸然将文书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