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被革职查办后,满心怨恨,却又无可奈何。然而,他的党羽蔡京、童贯等人岂会坐视不管。
“高太尉此次遭难,我等不能袖手旁观。”蔡京眯着眼睛说道。
童贯附和道:“那是自然,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
蔡京沉思片刻,道:“如今圣上对高俅已生嫌隙,我们需寻个由头,让徽宗重新信任他。”
童贯道:“不如在边境制造些事端,让高俅戴罪立功?”
蔡京摇摇头:“此计不妥,边境之事风险太大,万一失手,高俅再无翻身之日。”
正在他们苦思冥想之际,蔡京的一名亲信献计道:“大人,近日京城出现一些流民闹事,何不借此机会,让高俅出面镇压,以显其能?”
蔡京眼睛一亮:“此计甚妙,速速安排。”
于是,蔡京等人暗中操纵,使得京城的流民骚乱愈演愈烈。徽宗为此忧心忡忡。
此时,蔡京向徽宗进言:“陛下,如今流民闹事,京城不安。高俅虽有罪过,但对京城局势颇为熟悉,若让他戴罪立功,镇压骚乱,或可解此危局。”
徽宗犹豫再三,最终应允。
高俅得到机会,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以残酷手段镇压了流民骚乱。
徽宗见高俅办事得力,心中对他的不满稍有消减。
蔡京等人趁机在徽宗面前为高俅美言,称其已悔过自新。
徽宗念及高俅往日功劳,遂决定重新启用他。
高俅官复原职后,对梁山和赵天明恨之入骨,决心报复。
他与蔡京、童贯密谋道:“梁山贼寇暂且不论,那赵天明坏我大事,定要让他好看。”
童贯道:“听闻赵天明产业众多,我们可从商业上打压他。”
高俅点头:“此计甚好。”
于是,高俅找到王志强和高恪这两个奸诈商人。
王志强善于算计,高恪则心狠手辣。
高俅对他们说道:“赵天明与梁山勾结,损害朝廷利益。你们二人想办法打压他的产业,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王志强和高恪欣然领命。
他们首先散布谣言,说赵天明的货物质量低劣,以败坏他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