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 > 第314章 华国人拿到了证据(2/3)


    而这个过程又花了半天时间。

    等到达搜救现场,已经是次日的早上了。

    黑匣子是在三天后找到了,在此之前,三个国家的搜救队收集了不少飞机残片,其中以华国人收集的残片最多。

    他们每收集一片残片,都会做记录,勤勤恳恳,不知道的还以为坠落的是华国的飞机。

    每天搜救工作做完之后,事故分析小组的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开个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三天下来,结合季夏给他们做过的培训,收获很大。

    “季老师之前说,处理一次事故分析,比坐在家里画一年的设计图都有意义,我之前体会不到,现在真切感受到了。”罗新兵感慨地道。

    他今年四十岁,是做材料研究的,也很清楚,如果没有季夏给他们上的那一夜课,他就算参与这一次事故调查,收获也没有这么大。

    对737飞机根本不了解,何谈事故分析?

    “你们说这一次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齐满堂好奇地问道。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谁都想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但没有足够的理论进行支撑,都不敢说。

    “这就不知道了,米国人把黑匣子送回国去分析,就看黑匣子里面的飞行数据是怎么显示的?”

    共振是非常罕见的故障现象,但任何一台机器,每一个零件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如何避免共振,是设计师们最先要规避的缺陷。

    共振也是非常厉害的机器杀手。

    季夏赌的就是机长在共振出现的第一时间里,想都想不到发动机在高空飞行的时候,会与机身引发共振。

    有经验的机长或许会发现,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最短的过程里,共振已经对发动机产生了破坏。

    沃森等人在死前以为,最先承受不了的是机身,实际上,737飞机本身就存在泡菜叉裂缝的设计缺陷,这是连接机翼和机身的重要结构,设计强度是9万次起降,实际强度只能支撑3万次起降。

    一旦共振出现,最先出现损坏的就是这里;其次就是发动机了,不过,发动机最后肯定是四分五裂的,能不能找到故障点,就不好说了。

    次日搜救的第四天,华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