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么妥当,“挺好的,夏夏,谢谢你!”
就算考试没有通过,当裁缝工也挺好。
反正只要是与服装有关的,谢月梅都很喜欢。
谢月梅这次来,带了不少土特产当礼物,还给两个孩子做了衣服,季夏看了,设计挺新颖的,柔软的棉布,是后世那种带卡通的形式,两套都是小老虎款式,臻臻和至至看到后就很喜欢,眼睛一直盯着看。
季夏索性给他们换了,连衣裤,开档,带帽子,穿上后就像两只小老虎,彼此看对方,乐呵呵的。
沈丛英很喜欢,夸谢月梅,“表姨的手是真巧,这比买的那些衣服好多了,针脚也密实。”
这也是季夏肯伸手的缘故,谢月梅是真的很有才华,很有水平。
季夏印象最深的是,看到谢月梅画的仕女图,活灵活现,让人一眼忘俗。
很多年后,季夏也会忍不住想,当年那个熬夜画仕女图的女子去了哪里呢?
再见面,疲惫不堪,眼底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灵气,只有沧桑。
每个人终究都会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但自愿和被迫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谢月梅也不是那种放不下的人,更何况,她现在是舍弃过往,奔赴更好的未来。
高铁制造厂要派人去沪市那边公干,乔三安排了何向东,季夏便将谢月梅交给何向东,让他带着谢月梅过去,并将人交给沪市服装厂的人。
沪市那边,高铁项目立项后,就安排了人过来接洽,季夏提前和人打了招呼,正好沪市服装厂也要招人,这算不上是走关系。
只能说谢月梅的运气好,正好赶上了。
沪市那边和京市的风格又不一样了,谢月梅辗转两个大都市,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她先在附近的招待所住下来,隔壁住着何向东,是熟人,让她很有安全感。
第二天参加考试后,当天下午就有了结果,谢月梅设计的一套冬装,新颖、保暖,独具东方韵味,又不失时尚感,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三天,谢月梅就办理了入职,电话打给季夏,季夏也很为她感到高兴。
而周氏叔侄污蔑季夏的事,被《京市日报》有意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