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深度解析三国演义经典哲思 > 第6章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7/8)
二人就此翻脸,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夺取玉玺,联军从此分裂。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

    主要人物:

    董卓:残忍暴虐,为躲避诸侯讨伐,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又掘墓盗宝,其恶行令人发指,是导致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之一。

    孙坚:作为联军先锋,作战勇猛,率先攻入洛阳。他意外获得传国玉玺后,心生称帝之念,私藏玉玺欲回江东以图霸业,后因此事与袁绍交恶。

    袁绍:身为讨董联盟的盟主,却优柔寡断、心怀私利。得知孙坚得到玉玺后,逼迫孙坚交出,导致联盟分裂。

    曹操:有勇有谋,心怀天下,主张乘胜追击董卓,但无奈诸侯各怀鬼胎、按兵不动。他独自率军追杀董卓,却在荥阳遭遇惨败,险些丧命。

    李儒:董卓的谋士,为董卓出谋划策,提出迁都长安等计策。

    本回并无特别经典的诗句,但《三国演义》中一些经典诗句如下(与第六回情节相关度不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以宏观的视角概括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兴衰。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以龙喻英雄,展现了他对英雄的理解和自己的志向。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赞:

    《卜算子·赞解析》

    周易蕴哲思,董凶孙背传。金阙焚时乱云翻,玉玺匿途偏。

    世事总无常,因果循环见。解析深研明至理,智慧光无限。

    《浣溪沙·赞解析》

    周易哲思妙入玄,董凶孙背史中篇。金阙火燃风云迁。

    玉玺暗藏道义偏,命运多舛因果连。深究解析悟真颜。

    《鹧鸪天·赞解析》

    周易精研妙义含,董凶孙背事非凡。金阙毁时天地黯,玉玺匿处世情阑。

    思因果,叹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