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等人一同入川,刘璋不听部下黄权劝谏,引狼入室,迎玄德于涪城,庞统和法正借机密谋除掉刘璋。
主题:
本回揭示了曹操的自大和其麾下部分人的骄横,展现了刘备的仁义道德观以及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谨慎,也突出了庞统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各方人物的态度和想法预示着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后续刘备集团谋取西蜀的行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从整部书的主题来看,《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这一回中曹操对张松的态度与刘备对张松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倾向。
情节:
张松见曹操:刘璋派张松前往许都向曹操求救,张松在许都馆驿等了三天才见到曹操。曹操因张松说刘璋多年未进贡以及言语中对自己的不敬而不高兴。
张松反难杨修:杨修与张松在书院中辩论,张松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口才难住了杨修,让杨修满面羞惭。
曹操棒打张松:曹操带张松看西教场的军容,想以此震慑张松,张松却不买账,还揭了曹操的短处,曹操大怒,要斩杀张松,在杨修和荀彧的劝谏下,改为乱棒将张松打出。
张松转投刘备:张松离开许都后决定去荆州投靠刘备,刘备派赵云迎接,张松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所打动,将西川地图献给刘备。
庞统议取西蜀:庞统建议刘备取西蜀,刘备因顾及仁义之名有所犹豫,经庞统说服,决定入川。
主要人物:
张松:益州别驾,有才华但相貌丑陋,本想将西川献给曹操,却因曹操的轻慢转投刘备,是推动刘备入川的关键人物。
曹操:自恃兵强马壮,骄傲自大,对张松不予礼遇,错失得到西川的机会。
杨修:曹操门下掌库主簿,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在与张松的辩论中落了下风。
刘备:以仁德着称,对张松礼贤下士,在庞统的劝说下决定入川夺取西蜀。
庞统:刘备的重要谋士,有远见卓识,果断地提出进取西蜀的策略。
赵云:刘备的部将,奉刘备之命迎接张松,展现了刘备集团对张松的重视。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