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深度解析三国演义经典哲思 > 第72章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2/6)
了南郑。曹操心惊,望阳平关而走,玄德大兵追至南郑褒州。

    主题:此回主要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曹操的多疑以及各方将领的勇略,突出了战争中的谋略运用和局势的瞬息万变,同时也反映了曹魏与蜀汉之间的激烈争斗。

    情节:

    徐晃兵败:徐晃渡汉水扎营后,从辰时搦战至申时,蜀兵按兵不动。待曹兵弓弩手射尽箭矢、军势将疲时,黄忠、赵云分兵两路夹攻,徐晃大败,军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

    杨修猜令:曹操屯兵日久,进兵受阻,欲收兵又恐被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有感于怀,随口说出“鸡肋”作为夜间口号。行军主簿杨修见此,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曹操斩杨修:曹操见夏侯惇寨内军士都在准备行装,大惊,得知是杨修猜出自己心意后大怒,以“乱我军心”之罪将杨修斩了。

    魏延射曹操:曹操兵出斜谷界口,遭蜀将魏延、马超前后夹击。曹操正立马于高处看两军争战,魏延突然杀至面前,拈弓搭箭射中曹操面部,折断其门牙两颗,幸有庞德战退魏延,保曹操前行。

    主要人物:

    诸葛亮:蜀汉丞相,足智多谋,指挥若定,用计击败曹军,帮助刘备夺取汉中。

    曹操:曹魏势力首领,生性多疑,虽能用兵,但在这一回中多次决策失误,且因杨修猜到自己退兵的心思而将其斩杀。

    杨修:曹操的主簿,聪明有才,但恃才放旷,屡次犯曹操之忌,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处死。

    黄忠:蜀汉老将,勇猛善战,与赵云配合击败徐晃。

    赵云:蜀汉名将,有勇有谋,执行诸葛亮的计策,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魏延:蜀汉将领,勇猛无畏,射伤曹操。

    庞德:曹魏将领,忠勇护主,战退魏延,保护曹操。

    经典诗句和典故:

    经典诗句:“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首诗是后人对杨修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