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深度解析三国演义经典哲思 > 第88章 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2/6)
。孔明便将孟获放回,准备再次擒拿。孟获回到本寨后,杀死了两名元帅董荼那与阿会喃。随后他与亲弟弟孟优商议,让孟优去诸葛亮营寨假投降。诸葛亮一眼识破此计,将计就计,用药麻翻孟优。孟获以为计谋得逞,夜晚前来接应时,被扮做蛮兵的马岱所捉。但孟获依旧不服,孔明又将其放回。

    主题思想:

    这一回主要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仁德。他对孟获多次擒拿又多次释放,展现出其欲以仁德服人、收服南蛮人心的策略,而非单纯依靠武力征服。反映了在战争与征服中,智慧和仁德的力量有时比武力更为强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无敌”的思想观念。

    同时,通过孟获的倔强和屡败屡战,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智慧超群,以及平定南蛮的艰难,强调了想要真正实现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需要恩威并施、智慧与仁德相结合的道理。

    经典情节:

    夜渡泸水截粮:诸葛亮了解到泸水的特点后,派马岱半夜渡河。士兵起初因不知泸水有毒,半渡而死,后按照向导土人的建议,半夜水冷毒散尽时渡河,成功截了孟获的军粮。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也展现了他对战争细节的把控。

    识破诈降:孟获让弟弟孟优假投降,欲里应外合对付诸葛亮。诸葛亮一眼识破此计,将计就计,先用药麻翻孟优等人,然后设下埋伏。等孟获前来时,轻松将其擒住。此情节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洞察力,以及他在面对敌人计谋时的沉着冷静和巧妙应对。

    经典诗句:《三国演义》第88回中似乎没有特别广为人知的经典诗句。

    经典典故:这一回的主要典故就是“三擒孟获”。诸葛亮三次擒拿孟获,孟获却始终不服,展现出孟获的倔强性格,也为后续诸葛亮继续对孟获的收服埋下伏笔。这个典故后来成为一个着名的历史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通过智慧和耐心,逐步征服对手、使其心服口服的过程。

    二、《周易智慧在〈三国演义〉第 88 回中的体现与解析》

    《三国演义》第 88 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这一回目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深度解析这一回目,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