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 第101章 谱牒学者(3/4)
骑省长官散骑常侍、秘书省长官秘书监,地位则又在侍中之下。

    此为五省长官情况。

    尚书令仆、中书令监再往上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

    三世内有为三公者乃可称“膏粱”!

    所以在当时,严格来说,膏粱子弟可不是随便叫的,首先得是高门士族,其次是往上三代,得有人做过三公官,才能称为膏粱子弟。

    故而无论谢星涵还是柳憕,都只能算作“华腴”,而非“膏粱”。

    此时,真正的“华腴贵少”柳憕正用紫绸帕掩鼻,坐在戴志高对面,防止自己吸入因故纸掀动而产生的飞灰。

    不知过了多久,戴志高站起,双腿因长时间没有改换坐姿而变得麻木,但他又要马上行一个标准优雅的揖手礼,所以动作就显得有些笨拙滑稽:“柳公子,小人已经考证完毕。”

    “结果如何?”柳憕心怀忐忑地问道。

    戴志高递上三张满是墨字图画的纸,一字一顿地说道:“此人绝非琅琊王氏!”

    柳憕大喜!放下手帕,声音都不自觉地带上了颤音:“能确定吗?”

    ——————————

    注:关于“膏粱”和“华腴”的定义出自《新唐书·柳冲传》:“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

    此论为唐代史家柳芳追述北朝制度,唐长孺先生《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推断此乃北魏太和十八年“定四海士族”之规定,应该是不错的。

    虽然是北朝制度,但选取“膏粱”、“华腴”这样的概念,绝非随意为之,而是反映出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观念。

    比如要给牛排分级s、a、b、c,当先有s高于a,a高于b之人所共知的观念,然后在定牛排品级时用sabc的分等,人们才不觉得迷惑。

    定“膏粱”、“华腴”亦是如此。考南朝史料,关于这类词的使用已颇为严格。以膏粱为例,比如宋武帝刘裕称琅琊王氏的王昙首、王球:“并膏粱世德”。(《南史·王昙首传》)王昙首之父王珣死时获赠司徒,曾祖王导更不用说,活着的时候就做了三公;王球父亲王谧位至司徒,曾祖也是王导。两人都符合“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