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六零年代:一元秒杀万倍物资 > 第44章 拉货回村,欢呼的孩子们(2/4)
坛地抬上去的。

    食用油,食盐,酱油,还有醋,这些要零散卖,如今的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多,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一般都是少量打油,买盐,打酱油,打醋。

    这是物理意义上的那种。

    不是穿越前的那个世界的网络用语打酱油。

    还有不少二叔李善民喜欢的东西——

    用防水的油纸包包裹的零散碎烟叶。

    不是不想吸成盒装的卷烟,而是买零碎的散烟叶,有事儿没事儿用烟杆枪嘬两口,更具有性价比。

    说白了,还是钱闹的。

    不过李长歌觉得,还是应该进两盒卷烟。

    虽然很多人都抽不起。

    但总共会有用到的时候。

    就比如说明天的相亲,你拿出一盒卷烟出来散,绝对倍儿有面子,人人都夸你大方,家底儿殷实。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有烟就有酒。

    李长歌又弄了整整一大盘的散酒,红薯酿的。

    到时候谁家想喝了,就来打上一小酒盅,一两二两喝上一顿,美滋滋地嘬上一口,难得的解压品。

    除此之外,李长歌也弄了不少日用品。

    比如说煤油灯,还有煤油,灯罩,灯芯。

    尤其是煤油,需要小心封存。

    这东西不能见到一丁点儿火星,否则就会爆燃。

    再进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喜欢的梳子篦子,还有头绳,花绳什么的,让爱美的她们也可以来消费。

    还要弄一些质量并不怎么好的作业本。

    没办法,穷!

    就算是质量最差,价格最便宜的作业本,也没多少学生家庭能用得起,每年写作业的消耗量太大!

    很多小孩子在学校里上完课,认完字之后,都会拿着树枝,跑到泥土路上写写画画,能练字又省钱。

    还要有香皂,牙刷,牙膏,牙粉,洗衣膏。

    村里人估计没多少人用得起。

    之所以进这些货,是因为他能消费,他会用。

    最起码能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杂七杂八的货物。

    主打一个麻雀虽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