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肯定是弄错了,在审核上太马虎了。唉,他们的工作态度确实不够认真。”

    周围的人纷纷议论起来,表达着不满。

    这场拍卖会的严谨性让大家产生了怀疑。

    除了几个负责托底的人外,几乎没有人举牌出价。

    整个拍卖会显得格外冷清,失去了往日那种热闹非凡的气氛。

    林天低声对郑浩然说道:“我看这个东西有些门道,要不我们买下来看看?”

    真正有价值的不仅是这件古董本身,还有它背后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林天记得很清楚,这件小壶曾由一位已故的大师修复过。

    不久之后,网上将掀起一股热爱传统文化和保护文物的热潮。

    那位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恢复文物原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任何一件经他之手修复的文物价值都大幅上升。

    更何况,这个小壶还拥有一段特别的故事背景:这是某位学徒穷尽一生心血的作品。

    其中不仅包含了一个励志的故事,还有爱情的纠葛,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

    只要深入研究一番,并将其包装得充满诱惑力,肯定会有不少收藏爱好者为此买单。

    “你……”

    郑浩然有些惊讶,扭头瞥了一眼林天,显然是被林天的想法震惊了。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地按照林天的意思举起手中的牌子,开始加价。

    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

    甚至有人嘲讽道:“还真有人喜欢这种东西啊,这么明显的现代工艺,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壶,喝水都能喝到饱了。”

    “或许人家就偏爱贵重之物。”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勾起了众人对于其中含义的无限揣测。

    “老郑这人真是糊涂透顶了。以他的眼光判断,那个小伙子显然不适合干这一行。”

    老郑的选择让在场不少人感到困惑和质疑,因为他们认为这名年轻人并不具备在这个行业里所需的眼力和才能。

    面对众人的怀疑,郑浩然依旧坚定不移地回答道:“古董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