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曾泰和唐铎说完之后,其他官员也全都改口表示极力支持征讨倭寇的事情。
当然了,一样米养百样人,虽然官员们基本都改口,但还是有人的脑袋就跟涂了神油一样梆硬,纯头铁了属于是。
这个人,就是最先开口把这件事引出来的那名御史。
“陛下,即便攻打倭寇有利可图,臣还是反对现在就出兵,倭寇之事完全可以先压着,等以后再解决他们。”
“如今,我大明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把北元余孽彻底消灭,否则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会受到其钳制,甚至被其破坏。”
“臣以为,若是新式火器的产量没问题,不如先优先供应给九边,如此无论是镇守边疆还是反击北元余孽都能减少伤亡。”
“此外,恕臣直言,陛下以內帑支撑战事,此举恐有不妥,一旦战局陷入僵持恐怕就难以为继了。”
御史话音刚落,整个奉先殿为之一静,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朝着他所在的位置看了过来。
诚然,他说的话确实没毛病,以危险程度和地理位置来说,北元余孽的隐患确实要大一些。
但是这点隐患还不足以到让大明崩塌的地步,而且朱元璋刚才也说了只派遣三万人去征讨倭寇。
三万人,对周边小国来说已经是镇国之军了,然后对大明来说只能是洒洒水而已。
而且还不需要从九边抽调兵力,就算在征讨倭寇的过程中北元余孽趁机南下,也不影响边疆的驻防能力。
最关键的是,相较于攻打倭寇所能获得的好处,这些风险大明完全背得起。
至于钱粮问题,皇帝都说了內帑支出,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肯定不会乱说。
既然能说出这句话,就必然有底气,轮得到你一个御史来质疑吗?没看户部官员都没开口说话吗?
其实当百官争相改口的那一刻,东征倭寇这件事的结果就已经是定论了,没必要再讨论下去。
可这名御史却像是魔怔了一样,脑袋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转不过弯来。
虽然改变不了什么,却倒是给朱元璋恶心了一下。
身为帝王他必须大度,肯定不能因为自己被恶心了,就找大臣的麻烦。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