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你们那里当官的对于这么多的政务是怎么处理的”。
正躺在东宫的一把摇椅上悠然自得的马良,被朱标问到。
“这我哪知道,我在现代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躺在摇椅上昏昏欲睡的马良下意识的说。
“难道你们那里也都像我爹这样,起早贪黑处理朝政吗。”
“ 我们那里不知道,不过你可以找人帮陛下处理奏折不就得了”,马良伸了一下懒腰,从摇椅上坐了起来。
“你仔细说说,”朱标听到马良的话,赶紧追问。
“你可以选一批官员把六部和地方上奏的奏折,分门别类的处理好,并且给出处理意见,陛下同意就签字盖章,不同意的就让他们继续讨论,直到陛下满意,或者由陛下独裁。”
马良想到了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那这些官员的权力也太大了,父皇一定不会同意的,况且这不就相当于分了丞相的权利吗,胡惟庸也不会同意的”,朱标摇了摇头。
“胡惟庸,你忘了我和你说过的话,你父皇一直在想废除丞相,胡惟庸也没几年好活了,至于你爹那就要靠你说服了”。
听到朱标提起胡惟庸,马良摇了摇头,这个历史上最后的一位丞相眼看就要落幕了。
“也是,那马良你接着说”,朱标想起了马良和他说的洪武四大案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胡惟庸。
“这些官员无品无级,只是一种临时差遣,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让这些人几年一任,然后派往地方,而且不光要有文臣还要有武将。”
“千万不能出现重文轻武和重武轻文的事情,只有文武并重才是长久之道”。
马良说着想起了电视里明朝中后期那种哪怕是朝廷重将,还得对一个七品县令行礼的场景,真是把武将的尊严踩在了泥土里。
“好,无品无级,临时差遣,那样不满意就可以把他们随时撤换”。
朱标把马良的话仔细想了想,发现这个建议特别的好,而且还不用担心某位大臣拉帮结派。
朱标准备回头去和他的父皇商量一下,好让朱元璋从繁重的朝政当中解脱出来。
清朝的军机处就是这么干的,本来马良还想给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