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为之动容的是,有一位老乡在医院门前。

    送来了三束带着泥土的水稻。】

    【这是他给人民的馈赠,也是人民为他践行的礼物。

    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后,全部车辆鸣笛速行。】

    【道路两边更是站满了替袁老送行的人民。】

    【这场面感动的无数人潸然泪下。】

    【所以说我们能有今天,全靠袁老一个人。】

    【我们碗中有粮,心中有你。】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华夏儿女依然心怀憧憬!】

    【前来送别的有本地人,也有驱车而来的外地人。】

    【他们每个人都想着,能亲自送袁老最后一程。】

    【如今能让14亿人吃饱饭,也算完成了她当初的承诺。】

    【袁爷爷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他说他骨子里就是个农民,如今三年转瞬即逝。

    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依然养育着我们中华儿女。】

    【袁爷爷自始至终,无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

    看到这里。

    古代位面的老百姓,大体已经看懂了。

    在上上个视频当中,天幕就说南方的水稻可以进行改良。

    改良之后亩产大增,可以养活更多人。

    古时候的人口,在清朝末年最盛的时候也才四亿。

    如今后世有14亿人,多了差不多四倍,可见杂交水稻的威力。

    所以。

    这一点,古代帝王们看到之后一定要学习。

    哪怕最后没有培植成功。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

    老朱看着天幕,捶胸顿足啊!

    “这天幕光说水稻亩产增加了,可是没说办法呀?”

    “什么杂交?”

    “怎么嫁接?如何培育?那是一个字儿都没说呀。”

    “这让人如何是好?”

    他急得团团转,但是又无可奈何。

    只能让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对种粮食有经验的人。

    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