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在京城给他划一片田,让他在这里搞实验。

    只要来年的粮食增产,哪怕多收一粒米,都将封侯拜相。

    如果失败了也没关系,继续寻找方法,干就完了。

    后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

    ……

    站在天幕下,无数的老百姓,看到后世人对袁爷爷的爱,也泪目了。

    这里相当于是神农尝百草一样的功绩了。

    神农已经被人封神。

    那么。

    袁爷爷也一定被后世人封神了吧?

    ……

    【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间袁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悲伤,很痛,很痛……】

    华夏人是能够共情的。

    也是会感恩的。

    要是没有他,我们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小时候物产没有那么丰富,全国上下都有一句口号。

    那就是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而且我们学的课本上,一直都在强调这件事情。

    就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国家现在粮食产量并不高,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直到现在。

    哪怕掉在地上的米粒儿,经过饥荒的那一代人,

    都得把它捡起来放进嘴里。

    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故牺牲而不惜,其人其事,与日月以争光。】

    这句话虽然有些拗口,

    但总体而言,就是对袁爷爷这种人最好的标榜。

    他们活着的时候,让我们饱腹。

    虽然人已经离开了,

    但好像又没有完全离开。

    生活中!

    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还有些网友说,就感觉只过了几天而已。

    完全没有疏离感。

    ……

    【那天晚上我们的食堂只有米饭,餐盘里是最干净的一次,大家也没有往日的嬉笑,只是埋着头扒拉米饭。

    从那天开始我突然意识到,现在能吃饱不是因为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