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方便皇帝带好头。

    就必须先进行强有力的环境集权。

    也就是说,公羊派认为,皇帝是带领大汉百姓,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人选。

    儒生们看重的是,汉武帝在实现集权以后,指导大家去完成教化工作。

    而刘彻看到的是这帮人,他认可皇帝集权。

    等同于说这是一场看似彼此认同,但实际上双方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的双向奔赴。

    后来的历史发展咱们都知道,刘彻实现了集权之后,

    先是把匈奴打的连老家都丢没了。

    南方的南越也被汉朝给统一,为了打仗,汉武帝通过盐铁专卖。

    实现了让汉朝越来越富有,皇帝的理想确实实现了。

    可是这个时候儒生们却发现,皇帝好像对道德建设的工作没啥兴趣。

    ……

    【大汉在表面上搞的是儒家教育,可实际在真正管理时,

    具体的操作还是法家那一套。】

    【所以儒生们与汉朝皇帝之间的矛盾,就此产生了。】

    ……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看明白了,为何在说王莽之前要说汉朝了。

    因为要先说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然后才能顺利的过渡到王莽。

    只能说汉武帝利用了儒生们的信任,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却没有达到儒生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这个时候。

    儒生们就开始跟皇帝出现了矛盾。

    久而久之,这种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必须要经过改革,才能让他们的思想重新回到轨道上。

    没想到。

    突然杀出来一个王莽,竟然把皇帝都给干掉了。

    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这就有点离谱。

    ……

    【咱们在说到汉城使者乱杀周围国家君主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

    汉朝的华县人那是一个比一个头铁。】

    【哪怕是整天搞文化的儒生们,其实也一样。】

    【汉昭帝始元6年,爆发了盐铁铁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