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艾性至热,不宜长期服用。对于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的情况,可以用熟艾装在布袋中,兜在脐腹处,能感到温暖舒适。患有寒湿脚气的人,将艾放在袜子内,也有很好的疗效。
李时珍在他的医馆中,对一位腹痛不已的农夫进行诊断。他一边询问农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一边仔细观察农夫的面色,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农夫的腹部,判断出是消化不良。
他从药箱中取出一小把艾叶,告诉农夫这是“温中散寒、止痛安胎”的良药,让农夫回家用艾叶煮水喝。农夫半信半疑地拿着艾叶回家,按照李时珍的方法煮水喝,没想到第二天腹痛真的消失了。
农夫感激涕零,特地跑来医馆向李时珍致谢,还带来了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李时珍笑着接受了这份心意。
李时珍在整理《本草纲目》时,一村民匆匆找来,求助李时珍救治他那病得歪歪倒倒的鸭子。
李时珍闻之笑道:“鸭子亦有疾,非药不可治。”他建议用艾叶温炙鸭腹,不仅治好了鸭子,还意外发现艾叶对人类的消化不良有奇效。
李时珍记录这一发现,写下“艾虽细事,亦可为用”,他的《本草纲目》也因此更加丰富有趣。
一位外地商人听说李时珍的医术高明,特意赶来求医。李时珍通过望、闻、问、切,发现商人患有风寒,便推荐他用艾叶煮水洗澡,并配以生姜和红糖饮用。
商人按照李时珍的方法治疗,不仅风寒痊愈,还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壮。这件事很快在商人中传开,李时珍的名声也因此更加响亮。
李时珍手持《本草纲目》,漫步在青石板上,一名老妇人拦住他,焦急地说她的孙儿患上了奇怪的皮肤病。
李时珍仔细观察了病童的症状,然后从药箱中取出一把艾叶,笑着对老妇人说:“这艾叶可是宝贝,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还能治疗皮肤瘙痒。”老妇人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李时珍继续说道:“用艾叶煮水洗澡,每日一次,不出三日,定能痊愈。”
老妇人按照李时珍的嘱咐做了,果然,病童的皮肤病很快就好了。
李时珍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一边晾晒着艾条,一边和乡亲们闲聊。一位老农抱怨说,他的关节疼痛难忍,李时珍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