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资治通鉴》
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容斋续笔》
然后是明清:
顾清:阿师留发拜昭仪,绛缕初封不记谁。海内渐看归圣母,榻前空自属佳儿。天徵鸟梦垂双翼,鬼作人妖有四眉。早与文皇作男子,乾坤更是一番奇。《读魏武则天事用石楼太史韵·其二》
李贽: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藏书》
爱新觉罗·福临:唐高宗以其父太宗时之才人为后,无耻之甚,且武则天种种秽行,不可胜言。
总得来说,除了唐之外,对武则天的评判都是指责大于赞扬,从唐到清,足有数百篇,众人看的是目不暇接,同时感慨不已。
事实上,现在看的是武则天,他们何尝看的又不是自己?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无论你做了什么,历史都是会给你一个中肯的评价的。
清之后,碑文依旧在时不时的出现,褒贬各有,且文字也越来越白话,说的也越来越露骨深刻。
直到最终有一个人的评价出现,这场无字碑的观看,才算彻底结束。
而那个人是这样说的: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同工作人员谈话记录》
这篇评判并非是正式的,更像是与人闲谈被记下来的。
但话里对武则天的才能是表达了肯定意思的。
而展现了数百篇评论的无字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武则天神色复杂,眼神更为复杂。
这场试炼说到底虽然简单,却也并不简单,其中滋味,她怕是要很长时间也难以忘怀了。
除了李治之外,队里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