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曾祖父生前心心念念,想让您给弟弟们取个好名字,您可曾想好了?”

    武信听闻此言,微微仰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似乎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收回视线,目光坚定地说道:

    “我已然想好,老二便叫武昭,老三就叫武彰吧。”

    武信一家向来讲究取名的规矩,世代遵循礼义仁智信的传承。

    到了他这一辈,他名为武信,上头早逝的哥哥唤作武智。

    如今,“义”  字虽在家族中已有前人用过,且已然逝去,但  “信义昭彰”  四字,承载着家族的精神期许。

    既然  “义”  字不便复用,那便取其中  “昭彰”  二字,赋予自己的两个儿子,希望他们日后能秉持家风,光明磊落,成就一番作为。

    “好啊,弟弟们终于也有名字了!”

    武浊拍着手,小脸满是兴奋与喜悦。

    在他单纯的世界里,弟弟们有了正式的名号,仿佛是一件顶重要、顶值得庆祝的大事,让他开心不已。

    “你这小子,既身为大哥,往后可得好生照顾两个兄弟。”

    武信瞧着武浊那兴高采烈的模样,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在他眼中,长子已然渐渐懂事,有了担当,日后必是弟弟们的坚实依靠。

    “那当然了!”  武浊胸膛一挺,脸上满是自信,拍着胸脯保证,

    “往后在这东都,有我罩着他们,谁也别想欺负咱兄弟仨!”

    在武信外出奔丧的这些时日里,武浊年纪虽小,却已然混出了不小的名堂,成了东都城里一众孩童中的  “孩子王”。

    甭管是哪家权贵府上的公子哥儿,无论年纪大小,只要见了他,都得规规矩矩、低头哈腰。

    如今得了父亲的嘱托,他更是满心想着,往后定要带着两个弟弟在这东都城里威风凛凛、横着走,尽享快意童年。

    “如此甚好。”

    武信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抬手轻轻摸了摸武浊的脑袋,对长子的表现极为满意。

    这孩子,既有孩童的活泼伶俐,又不失长兄的沉稳大气,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