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嘱咐王贵,往后守门子要多个心眼,万不能不问清楚人的底细,就把人往宅子里放。
尤其是说来找琇莹的,就更要盘问仔细了。
等问清楚了,还要先把人领到家中的大人跟前,不能直接把人带到琇莹面前。
一来,钱大柱跑了,家里的人担心钱大柱会上门寻仇,怕他会拿琇莹开刀,就格外注意。
二来,这也是钱妈妈的意思。
钱妈妈这几日一直在劝贾老太和王素芬,说贾家如今可不是在乡下种地的人家,贾老四好歹是个员外郎,友福如今读书也总被夫子夸,以后只会比贾老四更好。
贾家是一代会比一代强,以后说不定哪日子孙后代就当了大官儿,从此以后便改换门庭。
虽说如今只是说说而已,但该要有的规矩,也都要做起来了。
就比如说大姑娘出门,得找个人跟着,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这是女儿家的矜持。
友福吃饭要斯斯文文的,不能跟士敦学着狼吞虎咽,以后为官做宰,难道也吃得这么快么?
王素芬不以为然。
她小的时候,王家也是富裕过的,也请了先生来教他们兄妹读书,弄了些吃饭走路的规矩,可现在呢?还不是都忘到了脑后?
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什么大用处,条条框框的,只会把人给缠住。
贾老太却觉得很有道理。
别看贾老太现在自己都烦这些规矩,可她却很能为后代考虑。
用她的话说就是,规矩这些东西,从小儿学起来,以后就成了一种习惯,便不会觉得束缚了。
王素芬现在忘了规矩,那是因为嫁到了贾家这种不懂规矩的人家。
而王登云忘了,那是因为王登云打小儿就没学会。
王素芬便只好依着贾老太了。
因此,王贵就问得格外仔细。
莲房倒也没什么怕人的,直接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姓和家门。
“烦劳小哥进去通报一声,就说魁元巷胡家的莲房来给孙家大姑娘请安,我家大姑娘听说孙大姑娘品性可爱,就特地想约孙大姑娘出去吃茶,不知道孙大姑娘何时能倒腾出闲儿来。”
既是有名有姓,王贵就忙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