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一过,琇莹就越发是个大姑娘了,以前在小镇上住着也就罢了,琇莹还能带着照庆出门去逛一逛。
可现在既然搬到了县城里,家里又有了这么大的宅子,那就不能叫让琇莹独自一人上街去。
尤其是出了钱大柱这件事,更是要格外小心谨慎。
山桃先考虑的,倒不是名声,而是琇莹的安危。
她立马就同意了洪婶的说法:“等外院的人都定下来,我会叫方嬷嬷挑几个老成持重的婆子,专门守着这后门,若是人手不够,再从外头采买一些人来就是了。”
这一项可不能马虎。
洪婶点点头,见山桃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就琢磨着山桃是不是要出去逛逛去。
山桃开口道:“我想着就在这附近瞧瞧,也别走远了,一会儿府里有事,万一找我,找不见可怎么好。”
洪婶就明白山桃的意思。
她低头想了想,便道:“大娘子,要不,咱们就去福宁路瞅一瞅?”
山桃正想去福宁路看看呢,听说很多私塾都在福宁路那一带,现在去瞧瞧,就当是提前给友福和士敦找私塾了。
两个人依旧从后门出去,找到个小丫头,叫她去前头说一声,然后从东边的边门绕出去,到了宅子前头的沁水河边。
走不多远,就到了一处拱桥,叫善财桥,从善财桥过去,便是一条街,名清风里。
清源茶室就在清风里。
主仆二人绕过清风里,再转过一条路,便是县衙所在的大街,叫衙后巷。
这所谓的衙后巷,可不仅仅是一条巷子,而是跟孙家所在的鑫源里差不多,前后足有四五条小巷子,都叫衙后巷。
因县衙后宅并主簿等大人的官邸都在这儿,这一条巷子都宽阔得不得了,更不要说四五条巷子了。
绕过衙后巷,便是府前大街,这里才是县衙的正门。
府前大街自不必说,更是宽阔得能并排跑上七八辆大车。
府前大街前头,便是福宁路了。
走到这里,山桃已经觉得腿脚发酸。
她不由得感叹,秀水镇那个小镇子,繁华是繁华,但跟县城比起来,那就真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