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县君收养,嫁给眼下还不是世子的南宫羽,已经是足够的了。
她才貌双绝,家世也不差,她就不信,南宫羽会不动心。
正在飘飘然享受众人夸赞的时候,贺家二太太忽然笑道:“既然大房出一万两白银,一千斤海货干活,两百匹布,那我们二房也多少出点。”
“我们二房不比大房财大气粗,就出白银两千两,棉布一百匹。”
贺家三房太太紧随其后:“我们三房和二房一样,也出这些吧。”
这下子轮到贺芙蓉与贺大太太傻眼了。
方才那些东西不是贺家公中账面上出的吗?怎么现在变成贺家大房一家出了?
贺大太太忙黑着脸呵斥贺家二太太和三太太:“二弟妹,三弟妹,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咱们贺家还没分家呢!”
二太太忙笑道:“嫂嫂可别生气,咱们虽然没分家,但是这赈济百姓的事情,我寻思着,咱们还是得多出点力,各房拿各房的吧,合起来,这不就多了?”
三太太也赶紧附和:“大嫂,我跟二嫂想的一样,你看这么一来,捐出去的钱和东西不是又多了吗?”
这两房太太方才合计了一下。
公中要出这么多东西,分摊到各家头上,那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光是一万两白银分成三份,每家就得出三千多两。
更不要提还有海货干货一千斤,棉布两百匹了。
家中的生意都是大房说了算,年底分账的时候,也是大房拿得多。
将来分家,生意和田地宅子以及银钱,也大部分都是大房拿。
他们两房拿到的,除了少得可怜的田地,便是这些年自己积攒下来的钱。
叫他们两房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他们可心疼着呢。
何况,拿了钱,好名声还全都是大房得了去,这多不划算,不如各自出各自的。
他们也不跟大房争这个名声,还能少出点钱。
两房太太都这么说了,贺大太太也不好在这样的场合跟两个妯娌打起来,只能忍下怒气,认下这笔账。
回去的路上,贺大太太便把怒气撒到了女儿贺芙蓉的身上。
“叫你逞能!一万两白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