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觉得袁术太混蛋,才跑到庐江去求官。如今,他自然也不会带着山寨这么多人去投靠袁术。这么一来,刘勋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刘晔也知刘勋未必是名主,可他不是在挑主公,而是在甩锅,自然不会考虑那么长远。想不到,刘勋居然打不过刘敬,败逃也就算了,连庐江都守不住。
平心而论,刘晔对刘敬的印象还算不错,如果没有去年之事,他就果断带领山寨之人投了。去年他看不上刘敬,如今刘敬未必不会怀恨在心。
还有另外一个疑问是,刘敬刚刚夺得庐江,就找上门来,这让刘晔感到很奇怪,总觉得孙邵隐瞒了什么。
“我去年曾见过这豫章太守一面,此人年纪与我相仿,我当初对其印象倒也不差,只是我与他之间有些小误会,我担心他知道我在此,反而不愿意了。”
“哦?竟有此事?那刘先生打算怎么办?”
刘晔沉吟一番:“如若两位信得过我,我单独见那孙邵一面,问清楚去年之事。且,对于刘勋败逃之事,我们亦需查访一番,确定那孙邵没骗我们。”
“好,查访之事,我会安排,刘先生尽管去见那孙邵吧!若是因这事,把事情搞砸了,我们亦不会怪先生。反正我们在巢湖已有几年了,不是非得投靠谁,就算这么下去,也是无妨!”
张多哪里知道,刘晔急着甩他们。
……
次日,刘晔单独去见大军营寨中去找孙邵。
“子扬先生,莫非你们已经商量好了?”
刘晔摇了摇头。
“莫非还有什么疑问?”
刘晔点了点头。
“刘太守近来可好?”
“你……你认识我主?”
“去年曾与之谈过一次!”
“既然与我主相识,为何还有顾虑?难道不信任我主?”
刘晔扭扭捏捏的,犹豫半天,让孙邵看着不爽。
“子扬,你有话直接便是,何必扭捏呢?”
听到孙邵这么说,刘晔不再犹豫:“我与刘太守去年曾见过面,当时他据豫章永修县,我曾惊叹其造纸之能,只是……他邀请我去永修,我拒绝了。”
“一年多了,他当了太守,占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