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 > 第105章 水车之论(2/3)
这也算是不错了,再加上他还要收百姓的税,算下来,只要大军不长期外出征战,这已经足够养活全军了。他心里暗暗祈祷,今年一定要风调雨顺。

    人才就是人才,这崔质只需一年就能解决粮食问题,真是太不了起了。这么搞下去,最多三年,豫章就会钱粮丰盈。

    不对,刘敬突然想起一事来,今年好像不是风调雨顺,淮南一带有旱灾,就是不知道豫章会不会也有。想到这里,他着急了。

    “元朴,今年气候如何?要是有灾害,该如何应对?”他不能明说,只能暗示。

    “气候?”崔质一脸茫然,他又不是老天爷,怎么知道气候会怎么样?

    “我自然知气候无常,我们不能提前预测,但我们须有应对之策,来应对种类灾害,例如水患、旱灾、蝗灾等!元朴,你当有所准备,以免出现反常时手忙脚乱,让百姓颗粒无收。”

    听到刘敬说得慎重,崔质思考了一下:“其实,我选这里开荒时,亦有过考虑,若对付多雨季节,需要田地里挖些沟渠,疏通田地,使田地不积水,问题不大,至于水患,恐怕小小沟渠亦不能解决问题。”

    “此地位于高处,一般水患不足影响到田地,唯有胡汉水发水患,那我亦束手无策。”

    崔质是个实干的人,他说的很明白了,只是雨大点没关系,只要赣江不发大水就行。刘敬点了点头,赣江这种大江发起大水来,在21世纪都是件头痛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办法?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那出现旱情呢?”

    “若出现旱情的话,我亦有办法,虽不至于解决问题,但可以缓解旱情。”

    “哦,那你打算怎么做?”

    “主公从那边走过来时,可曾看到这块地有条小河,宽约两丈多,将地块分成两边?”

    “看到了,那里有人在挖着什么。”刘敬过来时就看到了,只是不知道那里聚着一群人在干嘛?

    “当初我选择在这里开荒时,便是看中这条河方便浇灌。我会在田地里挖些沟渠,有两大作用,一是防雨水多,可将雨水排走,刚才已经对太守说过了,另一作用是,有旱情之时,可将河水引上来,用于浇灌!”

    “浇灌?如何浇灌?河在下面,田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