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 > 第171章 把藏书馆建起来(2/3)
展缓慢的时代,没有纸张和印刷,很多东西无法传承。一项技术一旦失传,那就真的失传了,后世之人想获得这项技术,也只能重新去研究。

    此刻,刘敬心里也暗骂起来,这个董卓真是可恶。只是,董卓尸骨早凉了,骂再多也没有用。他只好安慰国渊:“子尼真是辛苦了,不过你也不用着急。雒阳虽毁,但像子尼这样有志之士,我大汉还是有的。”

    “兴许是有人提前藏了起来,使其免于被焚烧。他日,这些书籍必会重见天日。”

    国渊止住哭声:“太守,你就别安慰我了。”显然,这话他也不相信。

    刘敬想了想:“子尼,我即刻在南昌建一藏书馆,专门收藏天下之书,将其印刷保存。至于雒阳是否有遗留下来的书籍,我会派人专门去雒阳寻找查探,相信必会有收获。”

    自从刘敬有了印刷术之后,他就有志向把天下的书籍全都印一遍。但他明白,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可能要花费无数时间和金钱。所以,一直以来,他只是在嘴上拿这事来打炮,却一直没有采取措施。在他心中,印刷术要先用来割韭菜,把钱赚足了,再去印其他东西。

    如今国渊的话让他明白,有些事情是刻不容缓的,这件事便是如此。思前想后,他才决定立即在南昌建立一个藏书馆。

    “太守此举,乃盖世之功,只是雒阳我找了几年,所获不大。只怕……”

    “你自己去找,就算真有人藏了,亦不会拿出来给你看,我派人去找,以抄录和印刷为噱头,符合那些人藏书的目的,若真有人藏了,他们必会携书来南昌,你放心就是了。”

    国渊一想,还真觉得有道理:“太守说得对……此事我愿毛遂自荐,为太守再去一趟雒阳。”

    刘敬这就不乐意了:“子尼,我知你有此心,但与收藏书籍相比,让百姓填饱肚子亦是重中之重。”他的话很明白了,那就是让国渊屯田。

    国渊也明白过来,就不再坚持:“好吧!我听太守吩咐。”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后来国渊一想,反正日后要建藏书馆,他也不急着把《泛胜之书》拿去印刷,而是直接留在皖城,开始他的工作。

    关于藏书馆一事,刘敬却思虑万千。他认为这事既然要做,就要认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