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向司空禀报。”
“哦,不知是何事?”
“朝廷之中,有些人正暗中勾结起来,欲对司空不利?”
曹操一听,眼睛一瞪:“何人敢对我不利?”
“侍中种辑,他正在暗中勾结他人,图谋不轨。”
“种辑?种辑乃忠心之人,名扬天下,为何敢如此对我?你又如何知道?”
“种辑乃忠心之人,但其忠心之人并非司空,我与种辑同为侍中,公事常有往来,发现他常暗自与他人窃窃私语,又私下约见,必有不可告人之事。”
“此依据恐怕不足吧?”郗虑有诬告之嫌,曹操暗恼。
“十年前,董卓掌朝廷,行大逆之事,种辑、郑泰、何颙、伍琼等人曾暗中谋划刺董,后事情败露,何颙、郑泰、伍琼皆身死,唯有种辑活了下来,今只怕其故伎重演,司空不可不防呀。”
郗虑是暗指种辑可能在谋划刺杀曹操,让曹操吃惊不小。
“什么?你所言可是真的?”
“是真是假,司空调查便知,且司空还是要多加小心才是呀。”
曹操想了想:“好,此事需调查清楚,在此之前,你当保密,若敢泄露半句,我必斩你头。”
“是……是……”
曹操把郗虑打发走之后,就让人把荀攸给叫过来。郗虑重提当年刺董之事,可不只是暗示种辑可能在谋划刺杀他那么简单,而是想让他通过荀攸之口,来了解当年之事和种辑的为人。他明知郗虑的小心思,却又不得不去找荀攸。
当年荀攸也参与此事,郗虑却故意不提荀攸之名。谋划此事的几个人中,伍琼在事发前就已经因其他事情被董卓杀了,郑泰逃出雒阳后没多久就死了,何颙在牢中忧愤而死,荀攸坐了几年大牢,直到董卓死后,才被王允放了出来。
五个人中,唯有种辑安然无恙,此事大为可疑。要说当年之事,荀攸这个主谋是最了解的。所以,曹操把荀攸给叫来。
“公达,十年前董卓掌朝政,你与何颙、郑泰、伍琼、种辑等人曾谋划刺杀董卓,当时的情况是如何?”
“司空为何突然问起此事来?”
“当年你我均血气方刚,不愤董卓所为,故常有刺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