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攻破襄阳,乃是迟早之事,届时他与曹操接壤,会威胁到许都,曹操如何敢善罢甘休?曹操不仅不会北上,还得调头去攻打刘敬,刘敬自知如此,才会跟大将军提什么疲敌之计,不过是借大将军之兵,来疲曹操,让他获利,大将军岂能落入他的陷阱?”辛评也不同意结盟。
袁绍又看向审配,审配清了清嗓门,先阐述观点:“大将军,我以为可以结盟……大将军与刘敬素无纷争,又有共同的敌人,干嘛不结盟?郭公则和辛仲治之言并非无理,但与刘敬结盟,他攻襄阳,必会吸引曹操的注意,我军便获得喘息之机,待大军恢复之时,又何惧曹操?”
几大谋士中,只剩下逢纪了,逢纪也站出来:“今我大军新败,刘敬若攻襄阳,曹操必会枪口调头,以刘敬的实力,恐非曹操敌手,届时曹操坐大,对大将军亦不利,那使者所说的疲敌之策,我以为可行,结盟之事,对大将军与刘敬,皆是双赢。”
袁绍听完手下四大谋士的主意,赞成和反对各占一半,他也是一时拿不定主意。没关系,这事不急,先拖几天再说。于是,他不再议此事。
七八天之后,袁绍再次召集手下议事,士兵来报,严畯请求相见。他自然知道严畯是来要个结果的,但此时他心中仍没有决断。当然,他还是让人把严畯带进来。
严畯向袁绍行了个礼,然后才问:“大将军,结盟之事,不知考虑得如何了?”
“使者,你主占据荆扬两州,扬州牧之职已是不匹配,凭此身份,又难以降服荆州,朝廷却迟迟不任命新的官职,想必是曹操有所顾虑,他必不会允许你主攻破襄阳,全据整个荆州,是以,你主与曹操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以你主的实力,恐怕还不是曹操的对手。今我以朝廷的名义,任命你主为车骑将军,助你主稳定荆州,同时再出兵侵扰兖州之地,牵制曹操的兵力,为你主解围,如何?”
严畯顿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袁绍以朝廷的名义给刘敬封官,那不就等于刘敬臣服于袁绍,成为袁绍的下属吗?还有,袁绍凭什么以朝廷的名义封官?人家曹操至少掌控了皇帝,还能盖上玉玺,你袁绍能盖什么?就只能盖萝卜章。
他奉刘敬之命来邺城,是促成双方结盟的,不是代表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