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中空木地板是为了防潮。

    木板盖蔬菜大棚之前就已经泡在桐油里,这会儿全都泡透了,拿过来直接用。

    木屋不像之前沈家盖的土屋。

    土坯屋最主要的部分是做土砖,只要土砖做好,拉好平衡线,努力把墙砌的横平竖直不歪不斜就行,技术含量略低。

    木板墙两片连接处要做榫卯结构的处理,这样才能严丝合缝。

    屋顶也是木框架,大梁没有正屋那么麻烦,也没那么高那么宽。

    木板先拼接一层,再盖上草席,上薄泥。

    最后才是青瓦。

    青瓦是腊月二十四才去城里买的。

    人家店家都关门了,问到住处,好说歹说才又开门给装了四架爬犁青瓦。

    上下两层全部堆满,只留了坐人的一小块空地。

    木屋前期准备工作久,真到盖的时候速度也快。

    地基打好,先立个大致的木框架起来,重点就是找水平。

    然后像拼搭积木一样,把长方形的木板一块块拼接在框架上。

    说起来几句话的工夫,沈屿之和沈清柯父子加上断腿的孙五爷一直忙到大年二十八才盖好。

    还是挑灯加了三个夜班。

    因为腊月二十九要去接草苫子回来,做两边的收尾工作。

    马上就是除夕,想在年前住进新房里就只能赶进度。

    腊月二十九。

    沈清棠把第八批剩余的二百两香皂和第九批三百二十两肥皂带上爬犁。

    这次进城的沈清棠和沈清柯以及御用车夫季宴时。

    城门一开,沈家兄妹就看见老汉拉着板车等在城内。

    沈清棠和沈清柯一人坐着一架爬犁,还各自有拉着两架爬犁,还在爬犁后面有挂了一个带小木轮的木板,否则怕装不开那么多草苫子。

    老汉看见沈清棠和沈清柯,远远地就笑了起来,回头朝车上喊:“恩人来了!”

    车上的草苫子动了起来,很快从里面露出三个脑袋。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

    一个年轻妇人还有一个老太太。

    年轻妇人自己跳下板车,又把孩子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