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们要实行三光政策,否则他们也需要百姓交税来供养他们,自然也需要商人经商,到时候,我们还是有活路。

    若真实行三光政策……咱们命都不一定能保住,铺子的事就别想了。银子在手里也会是催命符。”

    向春雨莫名其妙,沈家人商量事看她做什么,还是说到敌国入关才看她,除非跟她有关。于是,她问:“什么是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一桌子人齐齐沉默。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上位者看的都是大局,他们只考虑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用少数人的牺牲就保护多数人的安危。

    以前,沈家在京城是被保护的大多数,甚至是最安全的少数。

    如今流放北川。

    边关县城北川就是那个最小的代价。

    包括沈家人在内的北川百姓无疑会是被牺牲的少数人。

    没办法,边陲之城,一向如此。

    输了,边关百姓苦,赢了,不见得有边关好事,打仗,苦的还是边关百姓。

    向春雨和孙五爷忍不住往季宴时的方向瞄。

    而季宴时头一次在吃饭时分心,他看着沈清棠没言语,眼角猩红。

    沈屿之挥挥手,“咱们日子才过好,管以后做什么?指不定哪天遇见大赦,咱们就能离开北川了。就算回不去京城,总归能换个地方不是?

    夫人说的对,兜里有银子才安心。但是有银子不等于坐吃山空。

    眼下果蔬铺子赚钱不多,田地里还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不若就听清棠的再买个铺子。毕竟只有糖水铺子眼下还赚钱。”

    李素问向来听沈屿之的,点头,“家里的银子还趁手,买!”

    沈清柯欲言又止,最终什么都没说。

    倒不是还想继续反对。

    既然家人都支持,他想说要不把书局一起买下来?

    转念一想,其他铺子三百两,书局最起码要五百两,掏空家底怕也不够,又闭上嘴。

    沈清棠注意到沈清柯脸上的纠结,主动问他:“二哥?你想说什么?是还有顾虑?”

    “不是。”沈清柯摇头,放下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