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刚才说,请了一位高人?这个高人是谁啊?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行业的?”

    陆天明道:“他叫魏山。前段时间我们查封的辉煌娱乐场,过去就是他的产业。”

    “魏山这个人我听说了。”汪浩并不太热情地说道:“听说他是靠祖上的余荫才发展到今天的。我听人说,他挖到了他祖上留下来的金银财宝,才发的家。”

    陆天明笑道:“传说归传说。魏山这些年在企业方面的表现,还真有口皆碑。”

    “一个生意人,不用太看重。”汪浩提醒着陆天明道:“有些人啊,赚了几个钱后,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骄横狂嚣得很。”

    陆天明暗示他道:“这个魏山还行。我对他的企业做了深入的了解调查。总体感觉他还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行,这件事,你去抓落实就行。”汪浩一向对讨论经济发展没兴趣。

    陆天明突然说道:“汪书记,我决定把山南县城旧城区的改造,都交给魏山去做。他名下有两家建筑企业,他的实力足以能胜任旧城改造计划。”

    “他是个民营企业吧?”汪浩不以为然道:“一个民营企业,我们还是要有所保留。最好不要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陆天明解释道:“我会与他们签订合同,而且,前期我们不用先投入。”

    汪浩摆摆手道:“具体的事,你去落实就行了。天明啊,我突然有个想法,我们邀请的对象,是不是级别有点低了?”

    红色纪念广场一期工程竣工后,汪浩便迫不及待要向社会展示。

    这种完全展示的红色主题,带有非常强的政治性,与风起云涌的经济改革大潮,似乎格格不入。

    当初,汪浩担心邀请市一级,甚至省一级的参观团来山南,会被人拒绝。于是便从最基层开始,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邀请县一级的参观团。

    果然,他的这个做法很快收到了效果。所有接到山南邀请的县一级政府,都对邀请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将择期过来山南参观瞻仰,以支持汪浩的工作。

    根据县委接待办的汇报,从现在起,每天都有将近一个到两个参观团来山南。

    最鼎盛的时期,一天将有七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