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除了完颜洪烈便是完颜洪熙。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于是便告辞,向柔儿和她的父亲准备告辞前往汴京,前往赵王府找梁子翁。杨浩急忙起身告辞,他对柔儿和她父亲说道:“伯伯,感谢你和柔儿姑娘救了我。我无以为报。如今我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咱们江湖再见,我一定好好报答你们救命之恩。”
此时柔儿姑娘和她父亲听到杨浩要走,心里都很是不舍,尤其是柔儿姑娘。她看向杨浩的眼神充满热切,杨浩也感觉到了她的心意。但无奈自己身上有重任,不便久留。
老者忙道:“杨浩,此番前去汴京路途遥远,且如今天色也晚,在这长白山深山老林之间,行路极为不便。不如今晚在此歇脚,明早再走。”
柔儿姑娘也忙说道:“是呀,杨浩哥哥。你先听我父亲的,不如今晚在此歇脚,吃过饭明日再启程也不迟啊。”
杨浩一听,觉得盛情难却,况且确实天色已晚。在长白山山中,晚上行路多有不便,也确实危险。况且自己也有些饥饿了,便忙说道:“那也罢。有劳柔儿姑娘和伯伯了。”
于是柔儿开心地去厨房准备饭菜。不多时,便做了几道野味农家菜端了上来。杨浩经过几天的劳累,也没有吃到一顿饱饭,便恭敬不如从命,在长白山上待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亮,晨露未曦。杨浩便起身收拾行囊,准备离去。柔儿姑娘听闻动静,急忙前来送别。她眼含热泪,那眼眸中满是不舍与深情,含情脉脉地看着杨浩。“杨浩哥哥,此去一别,不知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再次见面。”
杨浩听了柔儿姑娘这番话,心中微微动容。他难得遇到一个姑娘对自己如此钟情,柔儿确实是个好姑娘。倘若以后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完成使命,学会九阴真经,能够行侠仗义为民族除害,让大宋江山稳固、国泰民安。那时自己便也可以归隐山林,与柔儿姑娘一起共度余生,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归宿。
杨浩忙说道:“柔儿,你多保重,有缘我们还会再相见的。你先回去吧。”于是,杨浩千恩万谢地往山下走去。
路上,柔儿姑娘和她的父亲站在那里,眼含热泪,满是不舍。柔儿父亲看着杨浩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杨浩心怀大义,以后有可能成为一位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