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想前去蒙古大漠,拜祭父皇最后一程。”
杨浩心里微微一动,只因父王生前对自己视如己出,对他一直关爱有加。他自己也想去大漠送成吉思汗最后一程,可想到华筝如今的状况,再有数日便要临盆,此次前往大漠,路途遥远,颠沛流离,若途中早产,那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忙安慰华筝道:
“华筝,如今父王已逝,咱们得顾念你目前的身体,不宜长途跋涉。等孩子出生后,我再与你一同前往大漠,你意下如何?”
华筝心里满是委屈,可夫君所说,确也在理,便嘤嘤地哭了起来。
而此时的蒙古大漠,正值炎炎夏日,成吉思汗驾崩已有三日。为防尸体腐坏散发异味,大漠之上,诸位王子及大臣为成吉思汗举办了葬礼。
但考虑到西夏及金国的局势,怕他们得知此消息之后,会起反叛之心,因此葬礼秘密进行。
几月后,成吉思汗的长子与次子因体弱多病,相继离世。目前,最有望继承汗位的当数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托雷。
成吉思汗突然的离世,汗位继承之事尚未确定。以致窝阔台与托雷之间,为了汗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托雷身为幼子,依循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手握成吉思汗麾下最为精锐的军队,在军中威望极高。
每逢出征,他总是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战功卓着,诸多老将旧部对其忠心耿耿,一心认定汗位非他莫属。
且父王生前也曾多次表露过这般意愿。营帐之中,时常能听到士卒为托雷请命的高呼之声。
窝阔台则沉稳练达、心机深沉,跟随成吉思汗多年,参与了诸多重大决策,治国理政的经验极为丰富。他此前早有筹谋,广纳人心。
身旁谋士云集,常与各族贤才围坐论事,精心谋划着帝国未来的格局与走向。
起初,在部落议事会上,双方的支持者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犹如拉紧的弓弦。
托雷振臂高呼传统之理,引得军中将士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窝阔台则条分缕析当下局势,点明帝国扩张急需成熟的方略统筹,诸多贵族、文臣折服于他的远见卓识,暗自将筹码押在了他这边。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