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心中暗暗叫苦。瞧着众人的架势,这分明是在捧杀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但平日里自己夸下的海口,此时也无理由退缩。况且他也深知,倘若真投降了元军忽必烈,那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自己虽然身为独断专行的丞相,但真要他将大宋的江山葬送在自己手里,他还是于心不忍的。
无论如何,他也接受不了投降。心里拿定主意后,贾似道向太后、皇上说道:
“太后、皇上,那蒙古大军虽是凶猛,但在钓鱼城与襄阳之战中,接连被我宋军击退。如今我军有雄兵十三万,可保临安城无忧。不久,臣即刻率兵,前去迎战元军。”
谢太后见丞相贾似道不愿意投降,要与元军抗战到底,瞬间都提了信心。点头默许了这一举措。
“贾爱卿,那就全仰仗您了,看看朝堂如何配合,都听您来安排。只要您能击退元军,便是我临安百姓之福,大宋之福。”
谢太后原是宋理宗的皇后,自宋理宗驾崩之后,宋理宗的几个儿子都年幼夭折,只有一个公主赵凌萱。
故而找了宋理宗哥哥的一个弱智侄儿宋度帝登基。如今宋度宗驾崩,年仅四岁的宋恭宗登基,此时的谢太后,便开始参与一些朝政事务。
但她深知丞相贾似道玩弄政权、独断专行,无奈此次众人都支持他,自己一个太后,也拿他没法。
只有放权将朝中大小事务交予丞相贾似道打理,而自己在朝中辅佐,实际上,空有其名,并无实权罢了。
但她很清楚,如今国难当头,她唯一能依靠的便是丞相贾似道了,复国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贾似道为了树立权威,当即在朝堂表态,要亲自率领十三万兵马,前去迎战蒙古忽必烈大军。
一时间,朝中上下,都对贾似道寄予厚望,同时对他也另眼相看,想着平日里的贾似道,不光是斗蟋蟀的一把好手,或许在行军打仗上,自己也能有所过人之处。
于是,贾似道带着十三万宋兵,从临安城出发,前往千里之外迎敌元军。双方在丁家洲会合,展开了一场大战。
元军在忽必烈的率领下,如虎狼之师沿长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多座城池,兵锋直指丁家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