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再过半年之久,自己又要喜当爹了。想到此处,杨浩心中一阵欣喜。
杨浩吩咐太医好生照顾两位贵妃的一切衣食住行,确保皇子顺利出生。
众人对丽妃小龙女和贤妃赵凌萱二位贵妃呵护备至,一时之间皇宫后宫搞得像月子中心一样。
同时杨浩想到,如今国家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已然步入正轨,江山稳固。
便在中都城内,诸位军师的建言之下,准备发兵攻打蒙古。
中都城皇宫之内,皇上杨浩端坐大殿龙椅之上,台下众臣分站左右,共同就攻打蒙古一事,献言献策。
右丞相文天祥走向殿前,躬身道:
“皇上,如今大宋已然天下太平。但臣等需居安思危,若蒙古一日不降我大宋,便会是我大宋永远的祸患。
即便他们当下不敢来犯,难保日后不会再次侵兵来犯。”
文天祥虽未直接提出即刻攻打蒙古的想法,但其心忧天下,同时深知蒙古人的秉性,暂时的太平并非永远的太平。
“禀皇上,如今蒙古已然大败退回关外。忽必烈大汗已然驾崩。目前大元幼帝根基未稳。正是我等攻打蒙古的好时机”
大将张世杰说道。
此张世杰是杨浩登基之后,丞相文天祥举荐之人。他此前与文天祥同为大宋重要官职,交情甚好。
当然杨浩也知道此人,此人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南宋三杰”。
所以,目前正在招兵买马之际,文天祥能够推荐的人,自己自然信得过。便给张世杰安排了大将之职。
文天祥与张世杰皆认为此时发兵攻打蒙古,乃是绝佳的好时机。
当然,也有一些主张和平的大臣,他们的理由是如今大宋历经百年战乱,好不容易国泰民安。
如今新皇登基才三个月,便又要起兵攻伐蒙古,觉得此事尚不可行。
一时间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的声音此起彼伏。
然而杨浩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目前的国泰民安固然重要,但此时的战争乃是为了长久的国泰民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于是,在一众大臣议论之后,杨浩拍板决定:
“众爱卿所说皆有道理,皆是从国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