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艳新村是公家统一规划的,都是三间房,再加两个配房,附带一个大院子,比起早些年的地窝子,好了不知多少倍。
村里的街道也比较整洁,所以很多外地商人在这里租房子,住的也舒坦。
一进村子,大街上就看到几个小摊位,卖奇石的,价格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串上绳子当项链戴,来这边的外地人很喜欢光顾,买几个带回当礼物。
这边虽然偏远,但是人气很足。
苏阳按照门牌号地址,来到了最后一排中间的院子,玛丽艳新村三组12号,敲了敲门。
没过多久,老郑就打开了院门。
“阿达西,你来了嘛,快进来。”
苏阳将摩托车停好,外加上了一道锁,拎着尿素袋子走进了院子,屋里有一个大茶几,椅子上还坐着两个汉人,他们看到苏阳也点头笑笑。
“这是我的两个朋友,也在这里收货,我跟他们说你有顶级的米达料,他们就想过来一起开开眼,阿达西应该不介意吧?”
苏阳点头回应,倒不是很介意。多一个人看,以后多一个门路。
“没事,一起看吧。”
“阿达西,这位叫郭林,叫他老郭也行。那位叫他孙拐子就行了。”老郑给苏阳介绍道,并指了指孙拐子的脑袋,对苏阳道:“这儿,有点问题…”
苏阳坐下来,打量了一眼孙拐子,不过四十多岁,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有时抬头冲苏阳笑笑,但是听到米达料这三个字的时候,眼神忽然亮堂了一下。
几个人坐下来闲聊了一会,郭林留着长发辫子,很有辨识度,原来是国外华侨,现在定居广州,操着一口夹生话,专做国际珠宝生意的。
他也是经常来这边,收一些喜欢的料子,再送进自己的玉器厂雕刻,最后高价出口赚外汇。
这年头,做国外玉石生意的不多,因为市场太小,哪怕放到后世来说,市场也极其有限,甚至不如翡翠的三分之一。
直到08年奥运会后,奖牌上的金镶玉设计,才让国外注意到和田玉。再加上一些媒体和商家炒作,08年后和田玉才算是在国际上有一点知名度。
所以,现在的出口生意,都是卖给一些国外华侨,成为寄托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