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名字这件事情上,唐玉觉得郭嘉取的几个字普通,郭嘉让她自己取名。
于是唐玉说了一大堆字,郭嘉说这个名字是他哪个堂哥在用,那个名字是他哪个堂叔在用?
反正唐玉能想到的普通字,郭嘉的族人用完了。
这个时代的士族,主要以取单字为主,所以重名率极其高。
哪怕是同一个家族,只要隔上两三代了,最后都会重名。
“我没有嫌弃这个名字,其实你说的那些名字也不错。
我只是在想,这明明是王莽推行的政策,竟然也实行了这么多年。”
“便于区分等级身份的政策,原本就容易流传下来,阿玉可对逸儿未来有什么期望?”
这话让唐玉笑了,她对养孩子这事只有一个感想。
“别闹腾得太厉害就行。”
太活泼了很费爹娘。
建安三年,郭嘉随曹操出征攻打吕布,唐玉在许都联合了商贾建立工坊造纸。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左伯纸流行于权贵阶级之间,那种雪白的纸很受上流社会欢迎。
只是士族用了这么多年的竹简,所以在公文上依然习惯用竹简,当然也和纸的产量不能彻底供应有关系。
更何况眼下是中原混战,经济已经遭到全面破坏。
商队根本就无法将纸张运送到所有地方,这已经属于奢侈品了。
不管是桑皮纸还是楮皮纸,又或者是麻纸竹纸,唐玉都把方法拿了出来,然后联合商贾建立工坊,招收工人。
纸张的快速传播,才能让教育普及到普通人身上。
所以若是有其他地方的人过来学习造纸,唐玉也根本不管。
她又不是要垄断,能传播多远就传播多远。
当然,这个时候造纸,主要是因为北方快要平定下来了,许都未来很多年都是安稳的。
孩子还小,唐玉自然不能跑到大山里面去采药,所以干脆就在许都做一些事情。
华佗弟子很多,他和唐玉聊过,未来自己会撰写一本医书,然后传给弟子和后人。
所以唐玉想了想,还是赶紧造出更便宜的纸,再把印刷术也搞出来,这样才能让书籍大量印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