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撺掇陛下出关,是何居心?”
赵勇解释道:“骆指挥大可放心,咱们在怀来城有兵马镇守,还有大量斥候在外围活动,无论是闯贼,还是建奴,蒙古人,最近都没有动静,很安全。”
“可是……”
骆养性还想坚持,却被朱由检伸手拦下。
“既然赵卿家安排妥当,那就走吧!”
赵勇赶忙道:“臣在头前带路。”
“你就跟在朕身边,给朕说说,究竟怎么个情况?为何一定要去永定河实验?”
“遵旨!”
赵勇赶忙答应,然后冲着身后的副将摆了摆手。
五百骑兵在前面开路,另有五百骑分列两侧,随时支援。
骆养性很无奈,却也只得闭上嘴,紧紧跟在崇祯身后。
赵勇勒马上前,开始介绍起来:“臣得知陛下近来搞出不少好东西,心里痒痒,便从王恭厂将臣的二弟赵勉给要了过来……”
“你的二弟在王恭厂?”
“回陛下,臣弟是个人才,继承祖制,专门研究火器,颇有成效,臣不喜欢动脑子,也看不到图纸,就喜欢舞刀弄棒,这才去了军营。”
赵勇介绍自己兄弟的时候,脸上不由得多了几分自豪。
特别是说到继承祖制这几个字的时候,自豪之情溢出言表。
朱由检便问道:“卿家祖上是谁?”
“臣的祖父是前武英殿中书舍人赵士祯。”
“你说谁?赵士祯?”
赵勇点点头,回道:“正是!”
朱由检凝视着赵勇,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他怎么没想到,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赵勇,竟然是赵士祯的后人。
说起来,赵士祯的官职并不高,但是留下一本《神器谱》,详细记载了火器改造的技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勇继续说道:“臣的祖父一生致力于火器研究,后来臣父继承其遗志,留在工部王恭厂任职多年,如今臣父已致士,臣与臣弟赵勉,一个投身军营,一个留在王恭厂。”
朱由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追问道:“卿家为何突然想起研究火器了?”
赵勇说道:“臣那兄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