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大清兵强马壮,究竟谁的实力更强,一目了然!”
眼见众人争论不休,王座上的李倧闭目长叹,指尖深深掐入扶手。
昭显世子李汪尚在沈阳为质,次子李淏又葬身大海,清军铁蹄随时可踏破边关,而大明突然放弃北伐,转而东进,意图十分明显,就是逼朝鲜国做出抉择。
“父王好生糊涂!”
猛然间,一个声音自大殿外传来。
众人纷纷抬头去看,竟然是昭显世子李汪。
在他身后,还有十二名顶戴花翎的八旗武士,每一步踏出,都伴随着铁甲铿锵之声。
李倧登时大喜,站起身说道:“吾儿何时归来?为何提前没有告知?”
李汪站定后,先是跪拜行礼,然后说道:“儿臣在盛京城亲眼所见,摄政王已集结二十万铁骑,只待春雪消融便要饮马辽河。这个时候与大明眉来眼去,是要让我朝鲜国三千里江山化作齑粉么?”
众人纷纷侧目,并非害怕多尔衮,而是世子李汪的说话方式很奇怪。
此人说的是汉话,口音里还带着盛京特有的卷舌,听起来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面对李汪强硬的姿态,李倧顿时陷入两难,既担心得罪大清引来杀身之祸,又害怕激怒大明导致国破家亡,不住搓手指,眼神中满是挣扎。
“吾儿可知此战一旦开启,将有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我朝鲜国小力弱,如何能承受得起如此巨大的代价?”
李汪尚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愤怒,决然道:“父王如此软弱,难怪朝鲜国日益衰落。儿臣心意已决,即便您不愿开战,儿臣亦将私自募兵,誓与大清共进退,抗击大明!”
“你,你……”
李倧万万没想到,从盛京回来,儿子竟然跟变了个人一般。
如此狂妄自大,连自己这个国王兼父亲都不放在眼里。
这时候,三朝元老李景奭站了出来,说道:“世子殿下,您久居盛京,或许对大明的情况有所不知。大明虽历经风雨,但根基犹在,百姓拥戴,崇祯皇帝更是励精图治,国势日渐恢复。反观大清,虽兵强马壮,但内部矛盾重重,加之连年征战,国力已大不如前。”
“我朝鲜与大明同文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