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利用这份制糖秘方,巧妙地拉拢了京城中的各方势力,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三皇子党”。
这股新势力与大皇子、二皇子和五皇子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皇帝见局势尚在可控范围内,便选择了静观其变。
而三皇子则借此机会,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各方势力周旋,在朝堂展露头角。
三皇子乘胜追击,他的追随者们紧随其后,如狂风骤雨般在京城与江南的繁华之地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糖铺。
红糖的甜美迅速席卷了四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而杨天和,因为带回了红糖秘方,被三皇子留在了身边。
至于他县令的身份,似乎在这糖业的浪潮中变得微不足道。
皇帝、三皇子,甚至杨天和本人,都默契地选择了遗忘。
毕竟,他在南疆不过空有虚名,不如让他在新的领域发光发热。
那时的秦泽煜,还只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废柴”。
秦府已被洛清清牢牢掌控,秦泽煜似乎毫无威胁。
因此,对于秦泽煜,皇帝与众臣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当今年春天秦泽煜当众斩杀许知州的消息传回京城时,皇帝与众人才如梦初醒,惊觉自己竟被秦泽煜的表象所迷惑。
但此时,秦泽煜的势力已如日中天,难以撼动。
杨天和,这个曾经的县令,即便现在想要回到南疆,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南疆的局势,早已不是他所能掌控。
更何况,秦泽煜连知州都敢轻易斩杀,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又怎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有人或许会问,杨天和是朝廷命官,怎能如此轻易放弃职责?
但生存与尊严往往难以两全。
许知州不也是朝廷命官吗?
他的下场,便是最好的警示。
因此,杨天和选择了留在京城,继续他的制糖事业。
他不敢回南疆,不敢赌秦泽煜的良善与仁慈。
杨天和知道,在三皇子麾下,他只有做大做强糖业,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于是,他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