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安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奈,他低声自语道:“难道这便是清漪的宿命吗?”
徐氏急匆匆地赶来,心系女儿安危,她急切地问道:“清漪她……是否……是否也跟着来岭南了?”
然而,话一出口,她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显得多余。
岭南王奉旨就藩,身为侧妃的洛清漪,自然是要随行的。
在寻常百姓家,若是丈夫被“流放”至岭南,妻子或许还有选择和离的机会。
但岭南王非比寻常,他是正统的皇族血脉,皇家之中,从未有过和离之例。
更何况,洛清漪并非正妻,只是侧妃,地位更是微妙。
说的好听点叫侧妃,其实不过是个妾室而已。
徐氏心中苦涩,她深知清漪的处境。
岭南王妃都要随行,清漪一个侧妃,一个妾室,又岂有选择的余地?
她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可怜的女儿啊,她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
徐氏心中懊悔不已,若是当初不悔婚,清漪或许已是秦泽煜的夫人,在岭南呼风唤雨。
然而,一切已成定局,她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洛安和见状,轻声安慰道:“罢了,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先去看看清漪吧。”
他收起刚刚写完的奏折,与徐氏一同走出县衙后衙。
他们按照消息所指,一路来到城墙下。
只见四皇子、徐王妃已登上城门楼,而城墙下则是岭南王府的车队。
洛安和身边的管事急忙上前打听消息,他找到了一个看似管事的人问道:“请问洛侧妃是否在此?”
岭南王府的管事闻言,表情有些微妙。
他打量着这位洛家的下人,问道:“你是洛知县府上的人?”
“正是。”管事恭敬地回答。
“洛知县?”洛府的管事重复着这个称呼,心中不禁有些不满。
洛安和,如今确实屈居知县之位,然而他的旧友与亲眷,却鲜少有人会提及这令人心酸的转变。
他们更多会以“洛侍郎”相称,以为洛安和昔日曾任礼部侍郎,或是以“洛郎君”以示尊重。
“洛知县”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