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斗争,失却世袭之荣,但李氏并未沉沦,反而在李刺史手中重焕生机。
李刺史以陇西李氏之名,得举荐入仕,初为王府属官,深得未登基的帝信任,视为心腹。
及至帝位稳固,李刺史亦随之升迁,出任广城刺史之职,是皇帝的心腹,镇守岭南的重臣。
其地位显赫,可见一斑。
洛清清心中暗暗思忖,李刺史虽忠,但其根在世家,难保不为家族利益,与皇帝背道而驰。
或许,李刺史正是洛清清所盼之“时机”,他们只要静待时机成熟即可。
不过,洛清清不是预言家,无法精准地预测未来。
岭南最先受到的来自京城的“风雨”,不是世家的反扑,而是一波波被流放的人犯。
第一波被流放的,赫然就是皇帝选定的南疆知州。
这人走到半路上,被洛安和的惨死吓到了,宁肯摔断腿,也要抗旨。
皇帝正跟世家死磕呢,这位出身清河许氏的官员,就一头撞了上来。
断了腿?
不能当官?
那流放行不行?
皇帝一通怒吼,将在世家那儿受到的冤枉气,全都洒在了这位许家子身上。
于是,他被皇帝一道圣旨,流放到了岭南,目的地就是南疆!
而秦泽煜在京中的人手,则趁机发力,暗中举荐了李子平接任刺史之位。
皇帝虽知李子平并非最佳人选,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也只能勉强接受。
次日,两大王府的雄师并肩启程,离开了繁华的罗州城。
行至边界,秦泽煜与洛清清伫立,与四皇子夫妇依依惜别。
方王妃虽性情豪爽,乐于交游,但差不过将近年关,归心似箭,春节当与家人共度,怎能去别人家做客,即便是至亲亦不例外。
“皇侄,皇侄媳,望各自珍重!”
四皇子拱手作别,自担起王府重任以来,他肩上的使命感愈发沉重,举止间尽显庄重。
秦泽煜眼含笑意,心中暗赞这位昔日略显蠢笨的叔父,如今已慢慢蜕变成长。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方王妃,心中了然,四皇子的蜕变,实则是这位贤内助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