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大船早日抵达,如此便能尽快出海远航,赚的钱肯定更多,就能把这笔钱补上。
好在拍卖场的工程仍在继续,地基已全部打好,接下来便是主体施工。
陈明珠一直都有跟进,每日不是她前往,便是蔡国海前去监察,所以渔苗对拍卖场之事并不担忧。
说完事,分了钱渔苗告辞离去,接了渔铜一同回家,到家时天色已暗。
王姨早已备好饭菜,李落针出来时见家中无人,起初还满心疑惑,随后想起渔苗去县里购置铺面之事。
他中午未进食,早已饥肠辘辘,于是也不顾孩子们是否归来,简单洗漱后就用饭。
直到这会儿见天色已黑,孩子们仍未归家,顿时焦急起来,犹豫许久后正欲出门看看,却听见门口的牛打了个响鼻,就知道渔苗等人回来了。
“师父,你在等我们吗?”渔苗赶着牛车进院看见李落针十分高兴。
“废话,我晚饭都吃好了,你们还没回来,净干些让人着急的事情,回来就好,赶紧洗洗手去吃饭吧。”李落针摆摆手这会儿也不愿意多说,知道几人肯定饿了。
渔银赶忙将牛车赶往大伯家,归还牛车后便直接回家吃饭。
此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聊起今日购买铺子的事情。
渔铜兴奋不已,他没想到阿姐说买铺子竟然真的就买了,还是直接买的两套,这可真是雷厉风行。
一家人满心欢喜,家中买了两处铺面,往后的日子定是越过越好,渔铜更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方桂英心里也跟吃了蜜糖似的,晚上的饭都多吃了半碗,渔银更是直接三大碗。
渔铜进了私塾,方桂英没想过儿子能有多大出息考状元什么的,但读书使人明智;阿苗也有出息,能赚钱养家;老二渔银的头疾痊愈,智力不再受影响,往后也能帮忙挣钱;相公与老大渔金尚在人世,且过得不错,还在军中立了功劳,只盼他们能早日归家,如此,她方桂英此生便无遗憾,也别无所求。
吃着碗中饭,方桂英思绪良多。
李落针也极为高兴,晚上不免多饮了几杯,竟将自己灌醉了,渔苗见了好笑又无奈。
翌日清晨,大家都起得很早,用过早饭后,馒头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