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营业,后期有钱或者有新项目了,再接着建剩下的作坊、拓展更多项目。
地基得一次性买够了,要是以后地基不够,临时又被别人买走,可就麻烦了,得防患于未然,一次性把事办妥。”渔苗解释道。
渔德厚听后点头,渔成洲和渔银也明白了,四人便直奔县城。
之前一直飘着小雨,这会儿终于停了。
到了县里,他们径直前往衙门找师爷,刚到衙门口碰上陈捕头,渔苗说明来意,陈捕头立刻带他们进去找师爷。
师爷听后点头,去跟县太爷禀报。
虽说越过村长办事不太合规矩,可也是无奈之举,谁让村长只肯批三亩地呢。
要是海村长知道渔苗的这动作,跑去县里办这事,肯定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就会顺着渔苗要多少批多少。
忙活一天,这事总算办成了。
渔苗把渔家村南边的一百亩地全买下来了,里面有几座山头和荒地,荒地占地最多有五十亩,其次是山头有四十亩,最少的就是良田有十亩,那田地靠近另外一个村子,离渔家村还真的有点远,渔苗也不打算自己种植水稻,她打算让别的村子的村民种植,她收租子就成。
渔苗没想到买了一百亩地竟然才花了不到三百两银子,可太划算了。
好在买得多,师爷给了些优惠,便宜了十几两银子,也是笔不小的银钱了。
渔成洲瞧见渔苗这么大手笔,几百两拿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很是惊讶,这可不是小数目,但最近被他大儿子拿回来的钱刺激的有些麻木了,顿觉侄女不赚钱才奇怪。
他大儿一个船工每次都拿回来那么多钱,可想而知阿苗的收获只会更多。
这次因着有陈捕头的关系,加上与师爷也打过好几次的交道,荒地和山头算的二两又五百文一亩,良田 7两银子一亩,一百亩下来也才二百九十五两银子。
平常人家,别说两百多两,就是二两银子都拿不出。
不过想到自家大儿子跟着渔苗的船出海,每次回来都能挣笔钱,心里也算有了安慰,侄女吃肉,自家跟着喝点汤,日子也好过多了,都是沾了侄女的光。
“大伯,这作坊到时候我画张图,再请施工队来建,您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