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一个时辰后,渔苗远远望见了那座岛,便让大家先起网,不管有没有收获,先把网收起来,这网是在离开大梅沙海湾口三刻钟之后下的。
毕竟那座岛上不太方便起网,收起来还能用到大坑那边。
那大坑虽说是坑,实则有大半亩鱼塘那么大,里面的鱼货肯定不少。
待渔网收起来后,大家又去收船两侧的渔网。渔网拉上来时,大家就预感收获不会多,结果确实如此。
船两侧的小渔网收获寥寥,两个网加起来也就几百斤鱼获,而且都是普通的金鼓鱼,重量大多在两三斤左右,这种鱼算是这个品种中大规格的鱼了,观赏性鱼类,当然也可食用,只要处理得当。
接着是船尾的大网,拉上来时感觉有些分量,等全部拉上来,发现有一千斤左右的鱼货。
看来今天这一网的收获确实不多。
不过,这一网鱼货中有几条大石斑,金鼓鱼居多,还有一些八爪鱼、青蟹,也有海兔,种类挺杂,都不是特别值钱的鱼。
所以,渔苗没太在意,捞上来后就赶紧挑拣,大规格的留下,小规格的全部扔回海里。
这一通忙活下来,众人累得够呛,最终只收获了一千三百左右的鱼获,其余全部扔回海里了。
随后,葛大明找到了上次停船的位置。
船停下靠岸后,大家准备拿上东西登岛。
此时,岛上静悄悄的,大家发现岛上没什么变化,周围没有其他船只,感觉不到任何生物。
渔苗有些好奇,心想那些远航的船都在哪里作业呢?自己出海这么多趟,竟从未发现过它们的航线,估计它们走的都是远海,渔苗没有到过的地方。
馒头和水立方渔苗等人,特意拿抄网在稍大些的水坑里打捞,没什么收获后便放弃了,毕竟这些坑都是之前捞过一遍的。
这两天好像没涨潮,肯定不会有新收获。
他们相信上次作业足够认真,不会有漏网之鱼。
来到大坑旁,大家才把东西放下。
“老大,咱们怎么干啊?你给指个方向呗。”馒头看向渔苗说道。
葛大明这会儿也在四处打量,想找一处能凿洞的地方。
毕竟这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