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征程,都是奋斗的开端。
在沉思中品读着路遥的作品,如果作者当年不是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怎会写出如此感人肺腑、朴实真切的情感美文?不去真实地体验生活,怎会描绘出黄土高坡上那般真实的乡土气息?那般情真意切的乡愁?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二年,作者因肝脏引起腹腔积水,积劳成疾而离世。在离世前,并且还接到了法院的离婚协议书,这也许是作者年青时充满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未能喜结良缘,后来婚姻上的不如意,成就了路遥创作的源泉?而孙少平或许也是作者的缩影吧?……
在安阳做点工期间,一个女人也闯入了我的视线。
她是一位体态丰韵的少妇,已经有了一个女孩,十八岁父母包办婚姻,那年她二十岁。
在工地上同我一样做小工,因一次推手力车,因车子陷入泥中我顺手帮她推了一下认识的。因上班经常在一起干活,混的逐渐熟了,又比我大三岁,嘴甜的我管她便叫了李姐。有一天下班后,过来要帮忙洗衣服,我想她上班就已经够累的,就断然拒绝了。
又是一个雨后的下午,因工地太湿滑没有开工干活,我便去了中心公园,在那尊高大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背后,正看着书,而李姐却悄声无息地站在我身旁。后来才知道,她是跟着我进公园的。而且还读完了高中,就被父母给嫁了。因婚后夫妻总吵架,老公便去了南方打工,而她随同村的老田一起,到了此处,做了一名建筑小工。
那天下午,好奇的我听李姐讲述了她婚姻的失败与悲痛,对孩子的爱莫能弃。对于我而言,只能是望而兴叹,爱莫能助。只能鼓励她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在以后两个月的接触与相处中,从她的述说里,只能为她的婚姻而感到惋惜,为她为孩子在思想上的挣扎而感到同情。
立秋后,换了一处工地,中间清闲了好几天。我爱旅游,李姐便同我一起去了林州的红旗渠。望着引浊漳河的水,从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人工天河,为“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林州人而倍感敬佩。我在红旗渠上笑着、呼喊着,为太行山东麓的壮丽河山毫情蓬发地欢呼着……
这期间也去了殷墟,瞻仰了中华早期的古都文化。还去过汤阴县的岳飞故里,参拜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