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56章 恩师和同年(1/3)
    刺史,是一个地方的最高文官。

    都督,是一个地方的最高武官。

    两个职位都是重中之重,封疆大吏,地方上的土皇帝。

    在大唐,属于天老大,皇上老二,我老三。

    所以,每个当上刺史的官员都必须进京面见皇上。

    两人这次进京也是为了面见皇上,一般的流程就是先去长安的驿站休息。

    一般像这些地方上的官员进京,如果在长安没地方住,都是在驿站住。

    然后会由驿站的官员把他们的信息上报到尚书省,左仆射那里。

    现在左仆射空着,是左丞房玄龄代替。

    之后房玄龄会让礼部官员去一趟,说说见皇帝的礼仪。

    但因为这次被罢免的官员多达百人,所以这些进京的新刺史们也是多达百人。

    房玄龄只好选个时间再让礼部官员统一去说明了。

    在体制内有一个大家都明白的潜规则。

    在你当上官后,第一件事,是拿着礼物去拜“恩师”。

    谁是你科举的“主考官”,谁推举你当的官,谁给你当官的机会。

    今后,你就和这个“恩师”荣辱与共。

    拜完“恩师”,还要拜“同年”,就是和你一起考进官场的“同考们”。

    这就意味着,你们以后是一派的,出了事可以想办法。

    这些看似是科举的事情,但自古就这样,没科举之前都这样。

    商鞅在去秦国之前,是叫卫鞅,卫国出生的人。

    但他在去了魏国,在当时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下当了一个门客,后来当了小吏,也依然叫公叔座,老师。

    一个新人想快速融入官场,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防止你刚进官场没人提携。

    一声“恩师”,可以省去别人几年的献媚。

    那么,这百人的新晋刺史的“恩师”,就是蜀王。

    是蜀王说,让这些别驾接替前任刺史的位置。

    是李恪给了他们机会,所以这些刺史应该拿着礼物去蜀王府拜一拜的。

    可李恪的名声不好,而且才九岁,让这些三四十岁的人,叫九岁的孩子恩师,他们光想想都张不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