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卢县,游河岸边,熊青阳看着被烧毁的沉船已经完全阻塞了河道,心中慨叹:
这就是所谓的有民众无限支持的战争吗?
君上!你的话果然都是真的。
让我们将时光再次倒流,镜头再次转移到宽阔的怀水水面。
大周帝国,疆域广阔,其境内江河众多,而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江浊水,其干流都有万里之长。
而清江浊水之下,有数千里长的大江大河也是不少,其中怀水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怀水并不是太长,其干流也就是两千里,但它却是很有名。
因为怀水是帝国的南北分界线。
怀水以北,偏干少雨且冷,其民多食粟麦。
怀水以南,偏湿多雨且暖,其民多食稻米。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整个怀水流域,上游被楚国与郑国所瓜分,但是还没有直接吞并,以附属领的形式统治。
中游,其北岸为新崛起的北舒与老牌公国徐国东西瓜分,南岸北部则是怀南,南部为吴楚瓜分。
下游,北岸为钟离,南岸为钟吾,都是拥有人口数百万的大公国。
此外,还有些小领地分布在这些大国之间,成了大国之间的缓冲区,并依附于大国。
此外,在各国各领难以控制的山岭之间,还广泛分布着许多的流民野人,草寇贼匪。
不过,在怀南及其周边地区,这些原本游离于大周帝国官方势力的零散人口几乎已经是不存在了。
因为他们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了怀南人。
怀南立国之初原本只有百万人,但在秦浩的招抚令的刺激下,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但这五十万人除了一小部分是游离于各国各领统治的人外,大部分还是各国各领存档在册的人口。
这也是秦浩被许多人称作“秦耗子”的由来。
怀水中游的河面,大多在一里以上,两、三里宽的地方也不少见。
此时,一艘载着十几人的小船正在在疾送前行。
“快!再划快些!”
“真是倒霉!本以为可以多挣几个赏钱!没想到却碰上了北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