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老知青不需要像她们这样交粮,因为来得早,是部队编制,每月拿工资的,还有额外供应粮。
像包桂芳,她是五年前来的,算是连队老前辈,每个月能拿一级企业的工资,二十八块。
这个时候就是外面的普通工人工资也才二十元左右。
向春霞越想越觉得可怜,叹气道:“怎么什么坏事都被我们赶上了。”
“咱们生不逢时。”冬夏拍拍她的肩膀,道:“不过从好处想,我们过来都是捡现成的,没她们之前那么艰苦。”
向春霞撇嘴道:“要是每个月那么高的工资,我也不怕艰苦。”
吃过饭,包桂芳又带她们去军团后勤办领知青穿的仿军装。
“这军装是免费的,不花钱。每人发两身,还有两双解放军鞋。”
向春霞闻言大大松了口气,面上露出轻松笑容。
包桂芳走进去把她们的知青文书递过去,对方一看,“嚯,一个海城来的,一个北京。”
“可不嘛。”包桂芳笑道,“都是大城市来的好青年。”
后勤办的人再打量一眼她们的大致身形,便起身分别拿了四身颜色不同的服装,又问:
“鞋码多少?”
冬夏:“37。”
向春霞:“38!”
拿到衣服,冬夏发现自己的军装是草绿色的,向春霞却是暗绿色,一时不禁疑惑。
对此包桂芳解释道:“这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造成有很多批次、颜色不同的军装。于是我们干脆就用服装颜色分辨你是来自哪个城市的知青。”
冬夏了然。这种办法,倒是有助于知青认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也能给彼此找到几分熟悉亲近。
包桂芳胳膊上别着红袖章。她指着自己身上青绿色的军装,道:“像我这衣服,就是川省来的知青穿的。”
其实都不用说,听包桂芳的口音,冬夏就知道她是川省的。
试穿了一下衣服还算合身后,冬夏和向春霞就直接回屋换上了。
包桂芳还要去田里赶抢收,临走前交给她们一项重要任务。
“水井里的水是有限的,营地里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