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搪瓷缸通七零,娇软知青被军少娇养了 > 第179章 生孩子(7/8)
冬夏走进去时,看见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正在看房型图。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走过去。

    “同志,我想看看房子。”

    工作人员抬起头,看见是个年轻姑娘,愣了一下:“你要买房?”

    “对,我要买房。”

    冬夏扫了一眼户型图,只要一口气选了三套位于徐汇区的三居室,总价一万二,一套。

    这个时候已经有贷款了,她虽然兜里有钱但还是办了贷款,支付了首付。

    房子很快交付了。冬夏没有搬进去,而是把它租给了一个日本商人,月租三百。这在当时是天价,但对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84年,上海房价开始飞涨。冬夏用攒下的租金和工资,又在静安区买了一套房。这回是全款买的。

    “你怎么买这么多房子?”向春霞得知这个消息很惊讶,问她:“房子够住就行了,你买这么多,不是浪费钱吗?”

    冬夏没解释,只是道:“你要是相信我,京城现在不是也在搞商品房试点吗?你手头要是有闲钱,赶紧买一套。”

    向春霞和丈夫结婚后,住在丈夫家。他们家在京城有房子,不缺住的地方。

    但向春霞相信冬夏,冒着被夫家大骂的风险掏光存款还借了一些跟着买了。

    到了1988年,亚运村开建,周边房价翻了两番。向春霞在电话里激动得语无伦次:\"冬夏,你真是神了!\"

    此时的冬夏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房姐\"。她在上海有二十套房产,在北京也有五套。

    再加上阎政扬的房子,他们家简直富得流油。

    1992年,南巡讲话后,房地产市场彻底放开。冬夏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她卖掉了海城的两套老房子,在浦东新区买了五套期房。

    “浦东?那不就是乡下吗?”别人都不理解。

    冬夏没有解释。她站在外滩,望着对岸的芦苇荡,仿佛已经看见了未来的摩天大楼。

    果然,到了1995年,浦东开发如火如荼。冬夏的期房变成了黄金地段的商品房,价值翻了十倍不止。

    很多人都说她是靠着家里从政的关系,提前得知了消息去买房。

    可阎政扬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