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不是大东华贸易公司。”
陈东方彻底懵圈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蓝西装一指自己面前的桌子,又指了指桌子上一个牌子,“这张桌子,到下午,才是大东华贸易公司,现在还不是……”
陈东方看了看那个牌子,上面写的是东亚贸易有限公司。
蓝西装拉开抽屉,拿出一个牌子,放在桌子上,“呶,下午我就撤了,哈总摆上这个牌子,就是大东华贸易公司了……”
陈东方又看了看其它几张桌子,上面都摆着一个牌子,也都写着公司的名称,但名字都不一样。
那个女人桌上摆的牌子是:花王国际销售有限公司。
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房间十张桌子,竟然摆着十个公司的牌子,而且到了下午,还要像饭店吃饭一样翻牌,变成别的公司……
这也太荒谬了……
陈东方并不知道,这就是这个年代,特区独特的企业拼桌现象。
特区人,不但能拼桌吃饭,还能拼桌办企业。
由于太多的人闯入特区,大家都想当老板,而办公楼的建设速度又赶不上,特别是在特区的繁华地段的写字楼,简直就是一房难求,办公室租金被炒上了天价。
许多创业的人,口袋里本就没有多少钱,根本租不起一整间房屋,
于是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出个好办法,独辟蹊径地出租桌位,基本上一个桌子就代表了一个公司。
所以那时候的特区,经常能看到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就有几家甚至十几家不同公司一起办公的现象。
深业大厦里,陈东方看到的这种办公桌,一张的月租是600元。
600元,比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还高。
但即使这样,办公场所依然很紧张,再加上租金太贵,所以就有人想出了拼桌办公的方式,这些人一般有两套拼桌方案,外贸的和内销的公司共同租一张,内销的用上半天,外贸的用下半天,因为外贸的生意大多在下午。
什么两个都是外贸桌子依旧放不下招牌?那也没事,那都两个公司共用一张桌子,桌子中间像小学生那样画条线,公司的名字再改短点就是了。
这些不是胡编乱造,这是真实存在的